【人生4000個禮拜】

前幾天看到韓國綜藝節目
Running Man的精華片段,
那集是宋智孝規劃的
休息排毒企劃。
節目組帶大家到山林溪間,
準備開始休息排毒。
我太太說,那邊好漂亮唷!
我回:對啊!但我可能沒辦法去。
她很驚訝的問為什麼?
我:「我沒辦法在那邊發呆」。
他更驚訝了!
妻:「發呆很好啊!我超愛發呆」。
我告訴他發呆好浪費時間,
什麼事都沒做。
如果帶著筆電去溪邊就沒問題。
妻子表示那就沒意思了。
第一次參加歐陽talk書秀,
本來是抱著提升讀書效率的期待,
結果第一本就讀了
「人生4000個禮拜」這本書。
聽完這一個半小時的說書,
我覺得臉被打得有點腫。
我就是那個陷入「效率陷阱」,
紅點消除症候群的人。
書中提醒:
「人之所以忙碌到閒不下來,
無法沒能力去面對人生的有限。」
我對自己的能力是有自信的。
雖然我不會同時做很多事,
但我會善用時間,
把事情一件件的做完。
我做事最有靈感的時候,
就是我在研習上課的時候。
之前寫論文時,
最有進度的一週
就是我去參加五天的
輔導主任研習。
當時在教我們寫公文,
我覺得那很浪費時間,
就把論文拿出來寫了。
抓住時間做別的事,
似乎變成我利用時間的
一種慣用模式。
連休息放假,
我都想做點什麼。
不給自己任何休息的空間,
為了就是把每件事情都做好。
聽完 歐陽立中 說完這本書,
反觀自己不願留有發呆的時間,
大概也是因為我不想表現出
自己的有限吧!
人生的罐子有限,
但是大石頭太多,
不可能全部都裝進去,
我們需要有創意的
忽視大石頭。
前些日子 蔡淇華 主任演講中
發問的女孩,
也是一個想要把所有大石頭
都裝進去她有限的小罐子。
但是在人生4000個禮拜裡,
她還沒過四分之一呢。
在還有很長的時間裡,
蔡主任用他重考的人生,
勉勵她不會因為重考一年,
人生就一敗塗地。
我相信大多數人
都很想要兼顧全盤課業。
在這本書中提到的巴菲特錦囊:
先寫下25個重要的事,
接著圈出5個最重要的。
而巴菲特並不是要你先做這5件事,
反而是要你避開20個不重要的事。
全盤兼顧是不可能,
但你可以選擇那些先不要做。
把最重要的一小時,
先支付給自己。
雲端輔導室
陪伴你生活大小事

留言

購物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