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個公式,學會學習歷程的標題。

標題是一份學習歷程檔案中,
最先被教授看到的文字,
它就像是YouTube影片一樣,
是吸引觀眾的第一個接觸點。
 
所以學校老師、專家會跟同學說:
「標題很重要唷,要好好下標題!」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就留下學生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真的不能怪學校老師,
因為普遍老師都沒有文案行銷的經驗,
實在也給不出什麼系統性的建議。
 
如果要按照一般
市場行銷的概念下標題,
其實也不一定這麼適合,
 
因為目前常見的新聞標題
或網路影片標題,
有蠻多腥羶色元素、
社會衝突、誤解等標題。
 
要知道繳交學習歷程檔案目的
是要給教授評分,
不是為了騙點閱率,
如果標題下得太重口味,
 
很可能會帶著負面觀感點開檔案,
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我認為高中生不太容易掌握其中的平衡點,
因此我個人不推薦用新聞媒體的標題方式。
 
那學習歷程應該怎麼下標題呢?
我推薦用「數據、精準名詞」下標。
由於標題只有一句話可以呈現,
名詞使用上就要格外的精準,
 
不僅要體現你的檔案主題,
如果可以跟校系有關聯就更好。
而數據,可以讓你的標題立體化。
 
例如我的學習歷程可能是做醫院志工,
同學大部分的標題會寫:
「志工服務經驗」。
 
這樣的標題無法一眼就了解這份檔案,
教授還需要花時間去猜是服務什麼?
那就會消耗掉教授的腦力了。
沒興趣的很可能就會直接忽略檔案。
 
因此我建議的標題就可以改成:
「六週的長照中心志工服務經驗」。
六週的時間數據就可以有長期志工的感覺,
而不是為了證明只去一兩次的過水經驗,
 
不用醫院志工而寫長照中心,
是要精準鎖定機構與服務對象,
讓讀者一目瞭然我的志工服務狀況。
 
將數據與精準名詞成為標題的元素,
就是是一種基礎優化的方法。
而高級的標題裡,
需要具備一種重要的元素:「認知衝突」。
 
認知衝突就是與一般人的理解不一樣,
那就會引發讀者的好奇感,
我們用剛剛的例子加上認知衝突,
就會變成:「痛苦的長照中心服務經驗,
我居然連續去六週?!」
 
這裡的痛苦情緒
可以呈現出這個志工經驗不容易,
而這麼不容易的服務,
我居然連續去六次,
 
會發生這種不合理的情況,
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這種充滿矛盾的語句,
非常容易吸引讀者的好奇。
 
當讀者看到這句標題
產生了以上的對話與疑問,
這種情況好奇感
就非常容易超越科系的限制,
吸引讀者點進去看。
 
但是同學在使用矛盾情緒的標題下法時,
要注意你的標題是否可以帶出
屬於你個人的價值。
 
例如前面的痛苦的六週,
我依然願意去服務,
這樣的表現就可以呈現
我熱心助人的價值。
 
但如果只是為了反差而反差,
很可能會變成負面行銷。
例如「沒耐心的我,
居然願意去服務老人!」
 
這種純粹反差的標題,
帶出來的價值就是:
「你沒耐心」而已。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一個
簡單的標題公式,
時間+對象+反差+價值。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有效下標唷!
 
要讓優勢被發現;標題就得被看見。
雲端輔導室,陪伴你生活大小事。

留言

購物車
Scroll to Top